梁河葫芦丝——扬名世界的云南乐器 - 证明商标 - 云南兴滇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工商代理
证明商标
站内搜索
服务热线
    商标查询:4000170
    运营部:40099901
    商务部:40069998
    法务部:40069699
证明商标当前位置:首页>>证明商标
梁河葫芦丝——扬名世界的云南乐器
梁河葫芦丝——扬名世界的云南乐器
在云南,但凡是工艺品市场,都能见到售卖葫芦丝的小贩,而且人人都有一“嘴”不错的吹奏技巧。他们身上挂满大小不一的葫芦丝,手里拿着一个,边走边吹,自鸣得意。那一首首旋律优美的《芦笙恋歌》、《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很抓人心。


  葫芦丝傣语名"筚朗道"(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意为用葫芦做成的吹奏乐器。译成汉语,曾名为"葫芦笙"、"葫芦箫"。由于它既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箫",故文艺工作者将它定名为"葫芦丝"。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解放初,一些文艺工作者下乡体验生活,听傣族讲不太准确的汉语,将"笙"误听为"丝"。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德宏人龚全国、哏德全等专业人才的推介,"葫芦丝"的名称约定俗成,得到广泛认可。   


  云南葫芦丝的历史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在我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198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访日小组,曾用这种新葫芦箫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葫芦丝的构造很特别,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既天然葫芦、竹管和铜质簧片,所以在选择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都应该加以认真筛选。葫芦的选择:要选择成熟的葫芦、颜色发黄、皮厚结实;竹管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音色的好坏。一支好的葫芦丝首先竹质应该细密老成,相对来讲有一定的重量,过轻了则不妥;簧片的选择尤为重要,簧片的好坏应有一定的技术标准、震动频率、抗疲劳能力等,这些指标受条件所限都无法加以验证,只能通过试奏感觉簧片震动与竹管耦合发出的声音好坏来加以选择。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葫芦丝,在幸与不幸中诞生


  云南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擅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葫芦丝起源的传说: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给葫芦装上了管子,小卜冒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而在德昂族的传说中,也有关于葫芦丝起源的描述,但是,却是一段古老的爱情悲剧:古代的德昂族寨子里有一个叫昆撒乐的小伙子和一个叫欧比木的姑娘,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昆撒乐会用树叶、竹叶吹奏出美好的音乐。由于叶片会干枯,难以保管,昆撒乐就用薄薄的铜片代替叶片,并把薄铜片放到细竹筒上吹。后来,竹管被虫蛀出一些小洞,吹奏时用手指按不同的洞眼,竹管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化,再套上葫芦,声音更悠扬了。就这样,昆撒乐发明了“毕格宝”(葫芦丝的德昂语名称)。昆撒乐常常在劳动之余吹起“毕格宝”,欧比木一听到乐声,就会来与他约会。但是,欧比木的父母嫌昆撒乐家境贫寒,不愿将欧比木许配给昆撒乐,便悄悄地在深山老林里盖了一间小吊楼,将欧比木藏到小吊楼里,不让他们见面。昆撒乐是个有骨气的小伙子,决心外出去挣钱,娶回心爱的姑娘。欧比木一个人住在吊楼里,天天思念心中的情人,泪水把眼睛都弄花了。一天,欧比木见地面上有脚印,以为是昆散乐来过,就把梯子放下,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哪知吊楼附近的脚印竟是老虎留下的,晚上饿虎顺着梯子爬上吊楼,把欧比木吃了。昆撒乐在外地拼命干活,节衣缩食,攒得了许多银子,赶回家。他找到小吊楼时,发现心上人已不在人间,悲愤不己,钻进深山将老虎杀死。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会用“毕格宝”吹起悲怨的乐曲,控诉这人为的悲剧。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昆撒乐和欧比木就将“毕格宝”作为“传情”乐器世代传承了下来。“毕格宝”吹奏的曲子就是德昂人民用葫芦丝世代传承吹奏的《流泪调》。现在梁河县的西乡二古城德昂族村寨里,还有很多人会吹这首调子。


  梁河,葫芦丝发源地 


  关于葫芦丝发源地和有关葫芦丝的起源传说故事被广泛认为是在葫芦丝之乡——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数百年来,梁河的各民族和睦相处,互通婚姻,互相学习,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典型的文化遗产,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说乐器为葫芦丝。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根据《梁河县地名志》载,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的章毕村,位于芒东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9.5公里处,傣语“章毕”译为汉语就是善制作会吹奏葫芦丝的村子。


  葫芦丝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自然普及、衰落、改良升华三个阶段。"文革"前,葫丝芦是傣族男青年向女青年传递爱情的一种媒介,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文革"后,用葫芦丝“串”姑娘的方式逐渐被其他方式所代替。由于专业人才的努力,葫芦丝开始走上专业舞台。80年代以后,梁河傣家乐坛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龚全国、龚家铭、哏德全、李仲培、冯绍兴、杜德光、龚廷政等一批专业和业余文艺骨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龚全国、哏德全、龚家铭等梁籍专业人才。在演奏方面,傣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在80年代脱颖而出,以出手不凡的力作将葫芦丝艺术首先搬上舞台。


  在勐养、芒东河西、遮岛等地的傣族、德昂族民间艺人制作葫芦丝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梁河当地颇有名气的民间艺人(如勐养镇的沙永兴、沙永明两兄弟,河西乡二古城德昂族杨德先、杨忠平父子等等)描述,葫芦丝演奏和制作的技艺是都是他们的祖上祖传的。他们制作的葫芦丝曾销往潞西、瑞丽、陇川、盈江等周边县市,受到傣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群众的欢迎,而用葫芦丝与陇川户撒阿昌族匠人交换户撒刀的尤为普遍。


  多年来,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收集、整理、创作,葫芦丝音乐已升华为演奏技巧、气息、情景融为一体的精品乐曲而唱响全国。尤其是龚全国与德宏州歌舞团二级作曲杨正玺创作的葫芦丝独奏曲《竹林深处》名闻遐迩。如今,葫芦丝演奏不光录制了许多CD、CVD出版发行,还被省艺术院校纳入2X_Z规的考级轨道,其学生包括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的留学生。总之,二十多年来,经过以梁河籍人才为主体的专业人士的不懈努力,把葫芦丝的制作、演奏技术不断推向了新的台阶,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和认可。


  哏德全,世界级葫芦丝大师


  被称为“葫芦丝王子”的哏德全,就是来自葫芦丝之乡的大师级葫芦丝演奏家,有人说“葫芦丝之乡”的美誉,是用他的葫芦丝吹出来的。


  哏德全出生于梁河县勐养镇邦盖村一个傣族农民家庭。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葫芦丝,十个勐养人,九个会吹道(傣族称葫芦丝等吹奏类乐器为“道”),哏德全的爷爷、外公、舅舅是勐养的葫芦丝名师,母亲是有名的民歌手,出身“葫芦丝世家”的他,从小随父亲和舅舅学习葫芦丝、巴乌演奏及制作,在家乡放马的岁月里,他在马背上吹了9年的葫芦丝。16岁后,又拜会李仲培等当地名师和文化人学习音乐理论及民族吹管乐,学习专业化、规范化演奏技巧,他通过自己对葫芦丝的热爱和多年的艰苦耕坛,努力探索,在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上有了很高的造诣,成了当代民族乐坛上著名的葫芦丝制作者和葫芦丝演奏专辑最多、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演奏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当今葫芦丝演奏的一代宗师、葫芦丝王。


  1989年,哏德全老师出版了第一张葫芦丝音乐专辑,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发行葫芦丝音乐专辑的人,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专辑被人们称为美妙绝伦的天籁之音,一版再版仍供不应求,创下了中国和世界葫芦丝音像作品的发行量之最,专辑销售到欧洲,葫芦丝被称作东方萨克斯。在继承前人的精华中,哏德全在葫芦丝演奏和制作中不断创新。他将传统葫芦丝的7个孔改为9个孔,提高了演奏难度,但音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通过气息和指法控制,吹出小于半度的升降音。中国民族吹管大师俞逊发先生称,哏德全的演奏韵味是独一无二的,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无与伦比。


  哏德全老师招牌形象是那一脸大胡子,他常自嘲长得“特别原生态”,“土得掉渣”。生活中,他是一位非常善良和谦和的人。他说:“作为一个音乐人,仅有刻苦是不够的,要用心,要耐得住寂寞,要用真情和真心去感受、发掘音乐的精髓。”前些年,除了应官方文化部门邀请,赴美国、瑞士、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和讲学,进行文化交流。他还重教学,传授葫芦丝演奏知识与技巧,跟随他学习葫芦丝演奏的除了中国学生外,还有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的留学生,使葫芦丝这一民族瑰宝、民族艺术飘洋过海,走出云南,走向世界,得到广泛的流传。2008年,葫芦丝演奏大师哏德全因病去世。


  链接:


  葫芦丝文化艺术的发展变化    葫芦丝在梁河的历史已非常悠久。作为傣族婚恋传媒物的葫芦丝乐器在梁河如接力赛式的被传承延续着,直到解放后社会关系变革和发展,傣族婚恋方式发生转变,使葫芦丝作为“婚恋传媒物”的主要社会功能消失,葫芦丝要生存,就必须赋予其新的存在价值,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文艺工作者开始关注到葫芦丝,并利用现代音乐理论对其进行探索改良,搬上演艺舞台。为葫芦丝从民俗乐器过渡到民族乐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前,葫芦丝以“婚恋传媒物”的主要社会功能存续于梁河傣族民间,没有发展,它跟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一样世代相传。“葫芦丝古调”长音较多,合音丰富,音色浑厚悠远。因吹奏者的情感、生活阅力、所处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韵味。所以,姑娘能听葫芦丝音乐识别对象。吹奏“葫芦丝古调”要用双副管和循环换气法,人们认为这样才能表现出复杂的思想情感。“葫芦丝古调”听起来哀婉凄切,故又被称为“哭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提出了坚持文艺“双百”和“二为”方针。在梁河县傣族聚居区的勐养和芒东两镇,葫芦丝文化艺术兴起,人们又开始制作和吹奏起久违的“筚朗道”(葫芦丝的傣语名称)。人们或在茶余饭后吹奏一曲,或人多聚众时表演一曲,或在田间地头劳作休息时吹奏一曲或来一次小比赛赢一杯酒喝。他们常做的比赛是换气比赛,看谁能使音乐连绵不断的持续时间最长(因葫芦丝古调吹奏最讲究“循环换气”要一气呵成,不能张口换气,民间的艺人们经常做这样的比赛)。就是这些爱好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老前辈,为葫芦丝今天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70~80年代,梁河县内一些在制作技艺和吹奏技巧上有丰富经验的民间葫芦丝爱好者,通过摸索,在制作与吹奏方面总结了一些相当宝贵的经验。一些从事音乐的工作者对葫芦丝作了进一步研究后,进行了初期改良和广泛推广,然后推上了舞台。葫芦丝由民俗乐器过渡成为民族乐器。主要社会功能由“婚恋传媒物”转向“大众艺术”。


  1949年出生于梁河县芒东镇那勐村的傣族青年龚全国,从小就受到葫芦丝文化艺术的熏陶,1970年中专毕业后参加梁河县文化工作队。1977年他开始研究葫芦丝,广泛吸收傣族民间音乐素材与著名的作曲家杨子玺共同创作出了葫芦丝独奏曲《竹林深处》,随即推上演艺舞台,取得了轰动效应,葫芦丝音乐从此响誉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后起之秀被誉为“葫芦丝王子”的哏德全吸收借鉴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在葫芦丝音阶排列和音域上做出了改良和扩展,而且总结和完善了葫芦丝的制作和吹奏技艺,形成了一套稳定的经验。使葫芦丝的制作和演奏达到了全所未有的高度,葫芦丝文化艺术再次获得新生。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梁河被誉为中国葫芦丝之乡,但是怎么保护梁河葫芦丝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之前申请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一直没有获得成功。直到2012年,在梁河县文化馆和云南兴滇商标事务所的共同努力之下,于2014年“梁河葫芦丝”地理商标被商标局批准给予注册,被成功收入囊中,至此,梁河葫芦丝有了身份证,在不久的将来,“梁河葫芦丝”这张地理标志名片将走出中国,迈向世界。

2014 版权所有:兴滇商标,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者,违者必究!商标查询:4000170 运营部:40099901 商务部:40069998 法务部:40069699
滇ICP备05116880号 copyright @ Xing Dian trademark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