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农产品品牌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仍呈现“小而散”的现状,优质品牌少,国际大品牌更少。11月26日,2016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呼吁,积极发扬“工匠精神”,通过特色化、科技化、标准化等手段助推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兴企,富民兴滇,云南兴滇商标事务所是你身边值得信赖的品牌专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种植面积占世界的60%,产量占世界的40%,居全球首位,有茶企业近7万家,但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品牌却是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业内有这样的说法,中国7万家茶企抵不上国外一个立顿。
这就是中国农产品品牌的写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中国的茶叶品牌现状时不免叹息,他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现在不是农业强国,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中国农产品缺少叫得响的品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花卉产业规模近400亿元,90%以上销往外省和46个国家和地区,成就了一张“美丽品牌”。图为农民收获鲜花。
中国农产品品牌之“伤”
伴随着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开辟,以茶叶为代表的中国农产品风靡中亚、西亚和欧洲,特别是在中世纪的欧洲,中国输往国外的茶叶、丝织品等多为皇室贡品。
“勤劳务实创新的中国人民通过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打造出了中国第一批农产品品牌,这些品牌提升了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改变了中华农业文明。”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说。
但是近代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因国力衰微、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原因,世界农产品舞台上难觅中国品牌踪迹。
柏林国际绿色周是全球最大的农业、食品和园艺消费展,世界各国农产品品牌争相亮相。但在2005年,还在农业部工作的朱保成第一次参加柏林国际绿色周时,看到了爱沙尼亚的鹿肉肠、奥地利的奶酪、塞拉利昂的咖啡以及泰国的水果等上千种各国农产品中,无一品牌来自中国,这让来自号称世界第一农业大国的他很受刺激。
中国国内缺少农产品品牌吗?绝对不是!
截至2015年底,国家工商总局累计核准注册农产品商标205.61万件。数量不可谓不多,但正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云振宇所言,中国农产品品牌普遍存在“小而散”的问题,不仅难以凝心聚力,反而还会败坏一些原本有名的品牌。
比如西湖龙井,只有西湖风景名胜区梅家坞168平方公里区域内产的茶叶才叫西湖龙井,可浙江其他地方产的茶叶都自称西湖龙井,牌子杂了,品牌价值就低了,最终受伤的是茶农。
曾在昭通当过市长的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对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心酸经历———昭通盛产苹果,可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有一段时间要冒充烟台苹果销售,不然很难卖上价儿。
会上,专家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常大米。这个全国知名品牌一直饱受冒牌造假之痛。朱保成说,真正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出产的五常大米年产量不过100万吨左右,而市场上在销的“五常大米”却高达1000万吨,绝大部分是冒牌顶替。
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花卉产业规模近400亿元,90%以上销往外省和46个国家和地区,成就了一张“美丽品牌”。图为云南花卉交易现场。
中国农产品品牌在崛起,但任重道远
品牌是农产品的品格与灵魂,是农产品的国际通行证,品牌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标志。
2005年柏林之行后,朱保成决心联合其他农业专家推动中国农业品牌建设。2012年,他参与了农业部组团参展柏林国际绿色周,现场进行了茶艺表演以及农产品制作和试吃,并展示了中国独特的农耕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从当年的牛刀小试到今年,柏林国际绿色周上已经拥有了中国香醋、稻米、茶叶、蜜柚等近百个品种,形成了一道中国农业品牌的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品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还把农产品品牌与食品安全密切联系在一起,他说,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各地都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除了传统的西湖龙井、五常大米、烟台苹果等,近年来又涌现了潜江小龙虾、眉县猕猴桃等品牌。
特别是云南省在结合本地自然环境优势打造农产品品牌上成效显著。王敏正介绍,经过精心培育,昭通苹果已经成为2016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此外,云南的花卉已经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蔬菜畅销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在泰国,80%的花叶菜来自云南。
有了品牌,还要保护,否则市场混乱,品牌就成了杂牌,最终也会砸牌。
屈冬玉介绍,截至当前,我国已经实施了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构建了优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体系,培育了一批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农产品。中国农业品牌建设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以地理标志产品为例,截至目前,全国已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2004个,备案特色资源6839个,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20个,这对于保护生产经营者权利、规范市场秩序非常有好处。
国家商标法、《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等法律法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和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法官赵宏女士介绍,截至2010年,已有库尔勒香梨等903个农产品注册为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商标。
朱保成表示,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正在崛起,国内知名品牌越来越多,有些品牌正成长为国际品牌,但整体来看,优质品牌仍然偏少,像立顿这样的国际大品牌更少,农产品品牌化任重道远。
打造农产品品牌需要“工匠精神”
屈冬玉认为,“十三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要发扬“工匠精神”,着力做好“三个打造”。一是以县为单位,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要深入挖掘整合区域农业资源,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管理服务,集聚和延伸品牌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品牌影响力。二是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打造一批企业品牌。要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效应,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不断提升产业品牌价值。三是以农民合作组织为载体,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要巧妙运用地域差异、品种差异,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具有地域特征的“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朱保成一直呼吁通过品牌化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他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现代农业》的提案,2015年全国两会大会发言中再次强调这一主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品牌就意味着财富。云南玉溪市江川县种植的花卉,每亩产值最高可达120万人民币。赵宏表示,2015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平均品牌价值是13.47亿元,其中有14个品牌价值可以达到50亿元以上,这对于农民增收致富意义重大。
朱保成建议,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推动农业产业化,建立种植、养殖到加工、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品牌化是特色化的过程,也是科技化的过程。朱保成介绍,广西部分地区农民采用科技新成果——纳米腐殖质改良土壤,不用农药,生产的百香果、罗汉果品质优良,从中提取的香料、甜味剂可以达到甘蔗的40倍,而且得到了欧盟认可。
品牌化还是标准化的过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云振宇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共成立了91个涉农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和工作组,共制定了农业国家标准2768项、备案行业标准4246项、地方标准8723项以及大量的农业企业标准,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配套,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
未来要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产品品牌水平,云振宇建议要正确把握和认识标准化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农业标准国际互认,共同打造农业标准化合作平台,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标准化的信息互联、互通。
注册商标、缔造品牌找云南兴滇商标事务所,打造农产品品牌,中国已经在路上。委员、专家们希望各界形成合力,让中国农产品品牌也能出个“立顿”。